(资料图片)
明治维新之后,日本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内战,鹿儿岛”这个名字开始响彻海外。鹿儿岛并非一个岛屿,而是九州南端的一个县,在鹿儿岛县的主体范围内,我们唯一能找到的岛屿只是处在鹿儿岛湾的樱岛。樱岛面积狭小,规模甚至赶不上县厅鹿儿岛市。
这场大战起源于九州南部即可,而九州南部正是“废藩置县”以前萨摩藩的区域。江户时代,德川幕府远在关东,地处边陲的萨摩藩素以民风彪悍著称,以至于当时的日本人恐惧地称其为“隼人”。萨摩好勇斗狠,所辖军队也凶悍异常,在明治初年的“倒幕战争”中成为主力之一。
彼时天皇无权,为促成德川幕府“辞官纳地”,只能依靠以萨摩、长州二藩为主的地方力量,而等到明治政权夺回国家统治权之后,如何安置这些旧时代的藩士,成为令官方颇感头痛的问题。从情感上说,萨、长二藩无疑是攘夷倒幕的功臣,但对一个决心迈入现代国家行列的政权而言,拥兵自重的藩领,无疑是对国家权威的极大挑战。很快朝廷下达“废藩置县”的政令,原有的274个藩被调整成72个县,各藩独立的财权、军权和政权被朝廷收回。
藩主的权益可以通过朝廷赎买的方式进行补偿,但广大依靠藩主生活的下级武士却因此失了生计,日本的国内矛盾因此激化。随着失业的武士逐渐沦为赤贫,日本社会的治安充满各种不确定性,对以武立国的明治国家而言,转嫁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。那么向哪里扩张呢?隔壁的朝鲜貌似一个不错的选项,于是“征韩论”开始在日本国内甚嚣尘上。何时发动战争,日本内部却形成两派,激进派以西乡隆盛为代表,主张立即征韩,而渐进派则希望从长远考虑,徐图前进。
图-鹿儿岛
西乡隆盛在倒幕战争中功勋卓著,而其本人正是幕府时代的萨摩藩武士,今鹿儿岛地区的精神领袖。随着朝廷采纳渐进派的意见,以西乡隆盛为首的一众元老愤然辞职,并返回鹿儿岛老家。尽管出身旧时代的藩士,但平心而论,西乡隆盛并非执着于个人得失之人,其政治主张主要还是为了尽快给广大底层武士找到出路,避免国家陷入危机,只是想法过于激进,因而与朝廷决裂。返回鹿儿岛的西乡隆盛开始私立军校,培养军队骨干,幻想有朝一日能够借用这支力量为朝廷效力。
这样的举动在朝廷看来无异于叛乱,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到不可缓和的地步,最终明治朝廷于1877年宣布鹿儿岛士族军队为“贼兵”,西南战争爆发。内战打响之后,西乡隆盛以三万军队攻击九州岛中心的熊本城,朝廷军则组织七万大军远征讨逆。然而尽管兵力悬殊,鹿儿岛军却丝毫不落下风,这些旧时代藩士的战斗力终归是强于由农民组成的新军。如果不是明治维新倡导“四民皆兵”,农民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,打仗是武士们才有的特权,鹿儿岛军恪守着这样的传统,因而作战经验远优朝廷军。
可惜仅凭西南一隅,终究无法与占据全国资源的日本朝廷对抗,随着朝廷军以海陆协同的方式从鹿儿岛地区背后登陆,西乡隆盛也正式迎来了自己的倒计时。在最后一个据点被拔除之后,西乡隆盛下达了“死亡前进”的命令,武士一个接一个被子弹打倒,西乡隆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西南战争也就此落下帷幕。
战后明治政权加快整合国内,日本也在不久之后踏上对外侵略的征程。顶着“叛乱”名头的西乡隆盛,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望,东京上野公园内至今还矗立着西乡的铜像。
关键词: